目录
语言文学研究
淡中见远,浅而有致——浅谈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艺术风格杨永英;1-3
唐诗中的粟特文化傅绍磊;郑兴华;4-5+93
宋代笔记浅探周艳梅;6-8
出场·闪退·复出:“青春三部曲”的恋爱叙事——以卢嘉川的角色功能为中心张逸云;9-10+65
民族美德与人道主义文化力量——重读汪曾祺小说《大淖记事》周云龙;11-12+151
《小世界》再审视:在索绪尔和德里达之间谷秀春;13-14+105
当代文学史的审美意蕴和人文情怀——浅谈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熊钒岑;15-16+8
从《虹》中三代人对待婚姻的态度看劳伦斯的婚恋观单伟红;廖星雨;17-18+35
迷失与重生——《上海孤儿》中班克斯的创伤记忆研究冯程程;19-21
“长沙五一广场东汉简牍”研究综述王绪云;22-24
《西游记》语言艺术札记蒋静;25-26
应用文写作新谈董倩;27-28+72
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在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英译本中的应用金瑛瑛;29-30
二十世纪苏俄文学作品译介及其对中国文学的影响董丹;31-32+69
顺应论视域下的北京世园会公示语外宣翻译刘婧妮;黄之弦;曹荣平;33-35
例谈“文学性的散文”的批注性阅读教学钱琪;36-37
地域文献整理与古代文学教学实践的结合张明晶;黄大青;38-39+75
汉语国际教育课堂形近字教学研究综述黄洁;张夏元;40-42
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的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以《林黛玉进贾府》教学为例周玉露;43-44
语文任务群教学之挑战与应对李香阁;45-46+42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以杨绛散文《老王》为例莫文欣;47-48
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孙悦;49-50+188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秦允昌;51-52+21哲学史学研究
试论先秦儒道人性论对德育价值取向之导向承诺;53-55+163
浅谈日本阳明学的经济伦理思想——三岛中洲的“义利合一论”研究张熊;56-57+81
孟森与郑孝胥交往考述于宏喆;58-60文化学研究
红色文化研究述评史晓钰;孙莹炜;61-65
论本雅明艺术生产理论的艺术政治化实践罗晓艳;李泳梅;66-69
“黄河入海”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探析徐小琳;70-72
东南亚汉语志愿者社会文化适应调查赵春晓;田兴斌;73-75
从中瑞文化差异看“贱内”“拙荆”等称谓李雅琴;76-78
浅析苏州评弹的现状与发展朱天悦;张卓远;窦凌妍;79-81思想理论研究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东西方思想渊源及当代价值孙萌;82-83+112法治教育与法学研究
试论新时期高校学生法律素养的提升潘鹏;84-85教育理论研究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社会科学研究现状、问题及对策张华;张艳平;郑冬冬;86-87+78
“双一流”高校涉农学科建设现状及思考李伟玲;杨丹;赵永芹;88-90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个性化培养——以多层次自主学习的模式李英;91-93
高校如何提升来华留学生培养质量张吟;94-96
面向中心城市建设与“土木+管理”复合型人才培养张哲;张猛;赵桂峰;97-99
现代学徒制背景下的职业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方嘉媛;邓志军;100-102
浅谈以师德为上的高等艺术院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李欣;103-105
高校工会“十四五”建设与发展探究牛菁;高敏;106-107+178
浅谈新时代高职院校一流“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易启明;108-109+115
“教练型”:类型定位下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杨春平;邱云;110-112
用新发展理念引领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思考刘强;113-115
如何重构高校辅导员思政工作服务功能俞小丽;116-117+126
在战“疫”大考中培养当代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唐元兢;118-120
新时代背景下高等继续教育发展探究——以安徽广播电视大学为视角陈俊;121-123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成长核心素养体系的基本架构张继红;124-126
创新中职学校文化建设的思考和实践王福贵;127-128+99
浅谈家庭教育对儿童道德发展的影响李茂芳;129-130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浅议张勇;詹清光;李昊;赖昌南;高睿迪;黄荣晓;131-132
自媒体“圈层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和机遇李涵;周业勤;133-135
新时代高职院校道德教育的重点及策略刘大芳;136-137
德技并修理念下的高职德育主题教育活动设计计建洪;138-139+123
大学生跨文化交际组织创意经营模式探索——以广外南国商学院汉语教育志愿服务中心为例林钿;许凌祥;140-142+102
试谈高职大学生创业园建设项目的组织管理钟阁;143-144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指导融合问题分析王峥;李建;145-146
高校音乐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构建高苗苗;147-148+225
江苏省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学习就业情况调查分析——以泰州学院为例孙硕;郭蕾;149-151教学实践研究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思政实践与探索汪大明;152-154
核心素养视域下思想政治教学目标设计误区及矫正姜晓京;陈梅芳;155-156+170
以“八个相统一”引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赵艳芳;李银香;157-158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探讨吴鹏鹏;159-160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两点思考张建彬;161-163
如何提升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趣味性刘文增;164-165
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思政教学改革探析徐鹏;166-167
基于主体间性的“教师学生文本”课堂教学共同体的构建——以“中国近代史”课程为改革实践夏文华;李亚南;张丹凤;168-170
辅导员工作专业化、课程化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徐步乙;171-172
地方高校公共选修课教学有效性的调查与思考郭瑾莉;173-175
高校第二课堂项目化课程化体系构建研究宋壮群;吴龙;陈佳敏;蔡龙华;高佳悦;林顺鹏;袁宁;杨淼杰;176-178
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学中的隐性德育开发高杨;179-180+185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教学现状及问题——以广告设计专业为例李继鸿;张怡;刘牧原;王俊立;王琴;181-182+193
对“因材施教”的现实审视与发展完善罗瑞颖;183-185
基于超星学习通的“中外文化交流史”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应用齐钢;186-188
教育类公共课程中混合教学模式的应用——以四川民族学院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为例曲别英子;189-190
基于问题教学的高中学生历史解释素养培育杜璐彤;191-193
学科核心素养与高中历史课堂提问李佩剑;194-195
浅谈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王红霞;196-197
发散式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伏锦军;198-199
无字绘本在学前幼儿情绪能力发展中的作用肖越;吴吉惠;200-202
幼儿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与激发策略韩莹;203-204+217
“四个自信”引领高校英语课程思政中的中国话语教学朱明艳;205-206+236
学习共同体与职前英语教师教学实践能力提高周子超;赵洁梅;胡容秋;谢宇金;于清云;207-209
多模态语料:英语语法教学的新素材——以美剧《老友记》为例林承志;潘涵;吕杰琛;210-211+209
大学英语多模态教学探析李海宁;212-213
融合思辨能力培养的课语整合式教学(CLIL)内容模块构建——以学术英语课程设计为例彭悦;陈丽华;214-217
移动学习如何应用于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唐良玉;蒋海霞;218-220
元认知策略与大学生英语听力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周远;221-222+228
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双语教学现状及思考——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为例王艺蓓;宋宛亭;223-225
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选词填空题型分析、解题策略及教学启示吕子岳;杨京;226-228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高校在线教学落地情况与建议汪水兰;229-231
如何提升大学英语线上教学效果徐慧娟;232-233
“地图学”课程双语教学改革与探索孙建平;孙满英;234-236
英美文学作品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融入李玉慧;237-238
基于语料库的初中生英语句式偏误研究姜欣;239-240
国画欣赏2+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