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语言文学研究
从字义角度探究“倍”与“背”的关系孙慧;1-2+25
浅析方言与群体认同的关系——以春节联欢晚会的小品节目为例刘桦葳;3-4
论徐阶诗歌的内蕴——以《少湖文集》为例刘梦琦;胡淑娟;5-7
“和黑暗捣乱”——读《在酒楼上》刘锦帆;8-10
浮士德结局之辩黄泽浩;11-12
论哈姆莱特的三重精神困境朱天愉;13-16
《爱丽丝漫游仙境》的心理学解读及文学史意义戴天娇;17-19
中国新时期文学接受魔幻现实主义的文学语境伍来智;20-22
文化学研究
《诗经》婚恋习俗探析路沥云;23-25
“水漫金山”的形成、演变及成因探究奚若涵;26-28
《隋书·经籍志》与《四库全书总目》集部比较孔锐锐;29-31
地市级历史文化网络展示平台建设刍议——以湖南衡阳历史文化名城网络博览馆建设为例陈昭稳;左荣欣;32-33
新时代背景下菏泽历史文化的当代价值崔晓燕;周振宇;时迎婷;胡治珍;黄春静;34-37
鄞州区域精神的文化底蕴与内涵特质陈正良;杨钰;曹佳菲;38-39+7
历史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之探索黄利剑;40-42
基于书画艺术元素的家居软装饰设计李悦;马月颖;43-44+37
浅析“死亡”和“性”在埃贡·席勒绘画作品中的表现程莹;45-47
马良文与《孙子兵法》研究——兼论《孙子兵法》在俄译介张娜娜;48-50
国产电影字幕的英译及效用分析——以《囧妈》为例王琴;51-53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国特色文本英译尧文群;马骏琪;54-55+42
公示语汉英翻译理论初探左丹;张艳;56-57
哲学史学研究
对霍克海默、福柯启蒙与批判关系的思考田晓功;58-60
唐代防疫体制及启示代有利;61-63
晚唐时期禅宗对中国儒家美学的影响胡丽娜;64-65+47
思想理论研究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理论建构刘承智;66-68
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任梦;69-70
基于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探究“两山”理论的演进与应用吴佳妍;眭国荣;71-74
吕梁精神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启示郝彬山;75-76
乡村振兴和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能力提升李明哲;77-79
思政研究
师范教育“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析吕俊;孙晓英;80-81+50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冯启玲;82-83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高职思想政治工作实践金瑾;84-85
自媒体时代第二课堂如何作用于大学生思想引领戴豪杰;罗姝妍;丁娜妮;86-87+60
自媒体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媒介素养及相关问题黄郁娇;88-89+31
美国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对中国课程思政建设的启示王雅芳;90-91
自媒体在思政理论课中的建构主义学教应用试探刘浩天;92-95
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察李琦;96-97
如何做好高职院校基层师生思想政治工作郭龙华;98-99+63
内部控制教学中的“课程思政”建设策略陈园;徐文臻;100-101
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创业基础”课程教学中如何融入思政元素张素薇;102-103
课程思政背景下职业院校创新创业课程体验式教学方式探讨苏珺;104-106
独立学院“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考廖颖;107-108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模式的教学探索——以新目标大学英语中的课文“Pleasure of Reading”为例韦佳彤;吴先泽;109-111
高校英语专业课程思政实施途径探究——以“笔译理论与实践”为例吴坤;112-113
浅议课程思政背景下的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周学明;114-115+74
试论高中思政课在践行立德树人上的独特作用周志玲;116-118
教育研究
加强高校学习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及建议——以党员工作站红色经典诵读为载体朱荣;宋飞朝;张增峰;119-121
美育必须融入高校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创新方媛;122-123
试论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主题党日活动“1+N+X”模式的构建曾春霞;许建平;洪礼章;124-125+95
“学习强国”平台如何融入地方应用型高校党建工作创新胡平;冯凡;126-128
浅谈大学生“三自教育”与能力培养欧阳竹君;129-130
教学交往本质观与师生和谐关系的建构黄艳梅;131-133
新工科视域下的学科竞赛对大学生成长贡献度分析——基于安徽工程大学调查
李凯;鲁莎;134-136
“新工科”背景和地方高校校企合作的优化张羽菲;137-138+106
基于“333育人模式”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探析——以泉州海洋职业学院为例黄玲玲;139-142
高职院校绩效分配制度改革与激励功能的提升胡恩保;143-145
现代学徒制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之思考赵海发;146-147
高职院校如何有效培育学生的新时代工匠精神——以专业社团的育人实践为视域孟进;石涛;程建强;148-150
高职院校“三全育人”协同性浅析李姿蓉;151-152
高职生职业态度的系统化培养体系构建王芳;153-155
数字化发展助力无锡高职院校有效提升社会服务力张敬玲;156-158+142
中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及改进对策谭磊;159-161
“三链”融合的内涵、价值与实现路径朱纯欣;162-164
学士学位授予与处分关系研究高音;165-167
“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模式与学生管理工作创新张莹;武玲;查星琴;168-169
师范生的专业伦理发展和专业认证程敏;170-171+118
师范生顶岗支教实习和“U-G-S”协同育人姬沈怡;徐静;谢雨童;易健颖;陈晨;172-173+128
美术专业双语授课人才需求之我见萨仁高娃;道仁娜;斯日古楞;张玉;174-175+121
善用新媒体做好研究生招生宣传刘金;176-177+111
医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讨刘丽;叶婧;洪峰;陈丽娜;178-180
当代大学生礼仪缺失现象分析及引导策略刘露;181-183
高校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探析孙若溪;184-185
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的实践路径探究陈婕;186-187+164
试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劳动教育模式构建王军芳;188-189
西部边远乡镇学前教育帮扶振兴的实证研究——以四川省江安县为例赖显刚;赖景凤;190-192
学前儿童身体健康教育问题探析刘春雨;贾佳;王瑶瑶;吴鹏辉;193-195
教学研究
略说民办本科高校学分制教学管理体制的构建刘红梅;196-197
行动研究支持下的教师教学反思与教学应对能力发展——以宁夏4所高职院校为例刘凤芸;韩雪;198-200
利用课堂教学培育大学生正确权利义务观的思考——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韦柳云;201-202+167
核心素养视角下学生“学习场”的构建张芬艳;203-206
中国文化“走出去”与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后续课程“中国文化翻译”为例马竞侠;207-209
生态语言学视域下文体学课程混合式教学研究王月;210-211+161
高职大扩招背景下公共英语课程现状调查——以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邵毅;212-213+133
移动终端助力大学英语学习资源建设王海南;许洋;214-215+206
新时期高职英语高效课堂的构建与管理牛达;216-217
有关情境教学法在高职外语写作课程中的研究与思考——以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为例金爽;218-219+235
分层教学模式在高职英语教育中的应用吴丽;220-221
全身反应法在小学低年级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仝静;齐聪;222-223+238
汉语国际教育视域下中医院校留学生《中医汉语》研究综述郭力铭;224-226+209
散文阅读审美教育的进阶路径——以《春》和《散步》为例谭英;227-228
中职学校语文阅读教学法初探武万通;武万精;229-230
社会保障概论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孙宁;郭东辉;蒋宁;231-232+180
浅论“四个自信”与“行政管理”课程的融合王锐;姜庆丹;马月丹;于昶;233-235
“新商科”背景下怎样深入推进金融专业双语教学改革刘馨;236-238
浅谈书法课程学习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苏壁郎;关慧仪;239-240
国画欣赏2+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