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语言文学研究
从文化角度浅谈英语电影片名的汉译王回力;1-4
异质空间视域下对《一双丝袜》的解读李紫菁;5-8
认知语言学意象图式理论与认知域概念及其英语词汇教学模式探究徐剑波;陈煊;9-11
城市旅游英语语言使用调研分析陈倩茜;12-14
思维方式和第二语言的关系及其对第二语言教学的启示杨文星;15-18
汉语国际教育视角下文化传播策略分析——以教学经历为例周子吟;19-21
哲学史学研究
冯国璋“和平统一”政策研究温永财;22-25
思想理论研究
基于“学习强国”平台的高校党建工作创新研究陈春霞;徐文超;26-29
培养都市中学生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若干思考朱立宏;30-34
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案例库建设研究朱江华;魏连栋;35-37
制度视角下党员干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常态化机制探析陈国军;38-41
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代青年劳动教育的启示王婷;汤先萍;42-45
共享发展理念视角下高职院校思政课的建设与发展谢细玲;46-48
转型发展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田媛;49-5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现代化改造研究朱树伟;53-55
新时代广东红色文化基因的传承杨旭;56-59
“课程思政化”背景下大学英语课堂融入思政元素的探讨韩娇阳;王可可;黄志芳;60-64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音乐鉴赏课的创新研究谢丹;65-68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缺失及对策李佩妍;69-72
以“中国精神”为引领,构建组织育人“纵横融通”矩阵体系——以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戴扬;73-7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新时代大学生党员党性培养刘越佳;78-80
应用型高校课堂教学“立德树人”目标解构与学科融合研究宋姗姗;李鹏;81-84
研学旅行背景下高职院校跨文化传播课程与“课程思政”改革研究刘淑容;85-88
高师思政专业“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概论”课程教学中融入经典原著探析陈立林;黄俊朝;89-93
菏泽红色文化融入中小学德育的路径探究崔冬;94-97
新时代中医药院校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相结合研究李彬;葛立林;98-100
“管理学原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初探谢万忠;叶安照;101-104
高职院校准毕业生“三全育人”精准施策初探赵亚可;105-108
应用型本科高校广告学专业课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有效路径研究郑红;张亚楠;邢琳琳;109-111
思政元素在“跨文化旅游英语”教学改革中的渗透杨丽芬;杨欣;王敏;112-114
教育教学研究
基于涵化理论的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培育路径研究程倍倍;115-119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我国研究生导师培训的现实困境及其超越刘婉情;120-123
基于说明类、描写类微写作训练,提升高职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李凌芬;124-127
制度创新视域下高职院校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孟鹏;王清清;128-132
师范类专业认证视野下地方院校教师教育协同育人改革探析黄虹;133-136
新时代“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教学实践的思考吕健;137-140
地理试卷图像系统的美育成分分析及培养途径探讨——以2018—2020年高考地理天津卷为例罗燕;代肖遥;赵贵芳;141-144
基于主题意义的英语阅读活动探索——以南外仙林分校的英语教学为例施玲玲;145-148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浅析赵亚丽;徐东;149-151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创客教育的思考与实践王俊强;152-155
部编版小学低年级段语文课外阅读板块的教学策略朱秀敏;宋金民;156-158
微留学效果分析——以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微留学为例莫文静;于佳惠;159-162
应用型本科院校基础英语混合式“金课”教学研究杜丽娟;163-165
“双高建设”背景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优化的探索与实践——以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为例隋菱歌;166-169
大学生在线学习力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赵淑惠;武美辰;170-173
大统战视角下高校归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路径研究朱纯欣;174-177
基于“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的高校“纲要”课课程设计与实践刘秀峰;178-181
论新时期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林琳;柯晓扬;182-184
新工科理念下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创新研究杨娟;王祎黎;顾海明;185-187
中外产教融合模式对比分析李萌;唐琳斌;188-191
基于国际中文初级听力教学的专业见习个案研究严伟剑;孙嘉璐;周天怡;192-196
新时期设计艺术类学生教育管理创新模式探究张瑶;197-200
征稿启事
2